IMG-2310.jpg


我曾在一次演講提及住院病童接受藝術治療,有聽眾提問、不解為何生理疾病患者有藝術治療的需求,我進一步說明,病痛與醫療處置等如何影響當事人,亦同時影響後續治療計畫,以及醫病關係等,聽眾下了一個結論:「所以藝術治療是輔助治療」。

WHO定義健康: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衰弱,而是在生理、心理和社會面向的完整良好狀態」,過往醫學處理的是疾病,藉由藥物、手術等各種醫療處置緩解症狀或企圖移除造成疾病的問題;現代醫學則是以病人為中心,提供其生理、心理、靈性及社會等全面性的醫療照護。
 

請試著想像,手術結束後,病人躺在床上,感到傷口疼痛、因著身上插著不同的管子、無法自在移動而感到無助、悲傷,甚或憤怒,試問若疾病需要處理,為何這些難以承受的情緒與感受不需處理?我們的文化常可聽到「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」、「苦盡甘來」等諺語,認為忍耐是種美德,因疾病或治療過程造成身體受苦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過程,但心理的受苦也是必要嗎?
 

近來分別有不同病童因疾病需要而接受腹腔鏡手術,10歲的小溪(化名)因為腸扭轉,7歲的玲玲(化名)則是因為膽道囊腫破裂,在兩位病童身上,都可看見他們因著病痛而有情緒、失去掌控感的情況。

小溪一開始打點滴置針的手完全不敢動,因著鼻胃管放置造成咽喉不適,也拒絕說話,但在藝術治療師引導後,小溪先能透過黏土安全地釋放高漲情緒,爾後也因著投入創作而注意力轉移,不再一直聚焦在身體不適上,並透過自發性創作提升掌控感,最後小溪不僅展開笑顏,還運用自己捏塑的黏土作品開始角色扮演遊戲,並頻頻發出聲音作為背景音效、也開口跟治療師分享他的遊戲內容以及日常興趣。
 

玲玲起初也因腹腔鏡手術完全失去掌控感,除了不願下床,也不願移動身體,連坐正都要仰賴父親抱起調整,並且對誰都是沒好氣、頤指氣使的樣子,展現內心的失控。一樣透過藝術治療介入,治療師運用玲玲喜歡的串珠,讓她看見自己因打點滴而只剩2隻指頭可靈活使用的手,還是能穿串珠;隨著身體逐步復原及透過串珠創作初步找回一些掌控感,玲玲也在爾後的玉米土創作展現問題解決能力及復原力(resilience),她做了一個麥克風,卻發現麥克風角架不夠高,玲玲這一次不再向外求援、說她做不到,而是自己想出方法,加上桌子,還不夠高,就再加上地墊,最後再把麥克風改造成雙麥克風以增加高度,終於心滿意足地開播。

不論藝術治療被歸類為主流、輔助、還是另類治療,這些都只是名詞上的劃分,重要的是在現代醫學各專業合作下,如何讓病人得到醫治,並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;透過藝術治療介入,不僅改善病童情緒、得到掌控感、降低對醫療處置的恐懼,也間接增進孩子與其他醫療照護人員的醫病關係,並減輕家屬照顧的負擔。

#本文照片經個案家長同意本治療師使用,非經許可,請勿任意轉載、複製等。
#引用本文請註明出處。
#本文由台灣藝術治療師金傳珩撰寫(聯絡信箱:aukingfju@gmail.com),本人並未於雪花新聞發表任何文章,亦未同意授權雪花新聞轉載本人痞客邦部落格「極光的藝術治療天地」(http://ataurora.pixnet.net/blog)所有文章、圖片,特此聲明。

arrow
arrow

    ataur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